麦糕像什么作用?
糕饼的种类、名称、制作方法各不相同,在当地都能找到相应的解说,有些说法虽然显得荒唐甚至“荒诞”,但却生动、形象地揭示了糕饼的本来面目,其中浸透了广大劳动者的情感,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如有一种名叫“木柴脚”的糕饼,是用粘米(去壳后尚存一层紫色衣的“粳米”)舂茸,加适量糖揉制成薄饼,两面沾芝麻,放在平锅里用柴火烤熟而成。为什么会取这样一个名字呢?据说,在很早很早的时候,这里的人要到湖南镇赶墟场,到那里要翻山越岭,走很多路,难免要摔跤,摔跤就容易扭伤“木柴脚”(即脚踝),因此这里的女子就自制一种糕饼送给出外的男人,盼望亲人平平安安,不再“木柴脚”了。
类似这种命名的糕饼还有好几种,如“上横巷”、“牛公牛婆”等等,也是取其谐声而来。这些名称,乍听起来,的确别扭,难以入耳,但细细一想,又使人感到很亲切,很有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