炸豆腐怎么调好吃?
我小时候,住在部队大院里。每天下午5点,大院门口就会有一堆老兵出来买菜,其中最多的就是豆腐。因为不早了,卖菜的大妈就会把切好的豆腐块放在筛子里,一边炒一边用漏勺给客人滤渣。 当时年纪小,就喜欢跟在大妈后面,蹭吃豆腐渣。味道嘛……现在忘不了,但肯定不是炸过的。
我说的炸豆腐,是我奶奶做的。我老家是乡镇,有一种豆腐特别出名,叫“熏酱豆腐”。制作过程是把豆腐切块,用盐卤(应该还有香料)煮透后,放进盛器里,然后盖上盖子,上面压上重石,使其入味、紧缩。半天之后捞上来,就可以吃了。如果放在太阳下晒一两天,变得干巴巴的,拿起来轻飘飘的,就更好吃了!
这种豆腐,软中带韧,味道咸鲜中透着香醇,是很适合下酒的菜肴。但我最喜欢的不是这个,而是用这种豆子做出来的豆渣。我奶奶会用豆渣煮汤喝,也可以打糊下锅,做豆渣丸子、豆渣窝头。我最喜欢的还是豆渣煎饼卷大葱。 我记得当时天还冷的时候,我奶奶会早早准备一些土豆、萝卜什么的,做成咸菜。再熬出一碗豆浆,把磨好的豆浆倒进锅里,在炉子上慢慢炖着,锅旁边放着切好葱花和香菜的盘子,准备着调酱汁用。等锅底全是豆泡的时候,就可以舀起一瓢豆浆,放进准备好的碗里,加入一勺子酱油、醋、食盐,调熟了以后,放葱花、香菜,就可以开吃了。一口热腾腾的香气扑鼻而来,那滋味真是妙极了! 再后来,离开了家乡,也尝过了更多的美食,但让我一直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个炸豆腐、蒸豆腐、臭豆腐、炒豆渣、豆腐丸子、豆腐脑儿…… 不知道为什么,离开家乡多年后,总是会做一个同样的梦:冰天雪地的冬天,我站在一个陌生的院子门口,好像要找什么人,但当我想起该找谁的时候,却突然惊醒,满身冷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