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华打卤面哪里好吃?

任谟岩任谟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我妈妈是兴华人,后来跟爸爸到了北京,但是每年过年回兴华,必吃打卤面 。这个打卤面的做法和一般的不太一样,一般的打卤面是用黄花、木耳、火腿、猪肉等切成丝,用鸡蛋摊成蛋皮备用。把以上原料下锅爆炒后加适量的水,熬成比较浓稠的卤子,盛入碗里,浇上醋和酱油,调拌均匀,这就是打卤面了。 而我妈做的打卤面里不用炒熟的蛋皮,而是用开水焯熟,然后过冷水,再跟其他食材一起熬制。至于配料,除了上面那些,还必须有黄花菜的花蕊(没有花茎),香菇(鲜的干的都行),海带(干的海带需要事先用清水泡发),豆腐皮,黄豆芽或绿豆芽,还有我妈独门秘制的肉块。

开始熬制了。把所有资料都放进锅里,加上足够的开水,先大火煮开后,小火慢慢熬啊熬。。。大概2-3个小时吧,这中间要勤搅动,以免糊锅。等到所有材料都软烂,汤汁浓淡合适的时候就可以端出来吃了。 这道打卤面上桌之后,可以根据个人喜好,往碗里调进酱油、醋和葱花。用筷子搅拌一下,让调料充分溶解。这时,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打卤面就出来了。当然,吃之前再撒把香菜末儿进去更香! 用筷子夹起一撮儿打卤面,吸溜一口,面入口中,细细咀嚼,味道好极了!软嫩的面条裹着浓香四溢的汤汁,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! 我自己尝试做过几次,总是感觉差之千里。我不是大厨,也不是美食家,但我敢肯定地说:你吃的每一根打卤面,都应该有它应有的味道--这是妈妈的招牌,也是我对家乡的记忆与祝福。

刘慧平刘慧平优质答主

北京做打卤面的馆子不在少数,各有各的特色。

南来顺、北新桥卤煮和同和居属于“甜口”,酱油味偏淡,糖味较浓。老北京人形容这样的味道,“喝了咸心儿,吃了甜心儿,美得不得了!”

锦芳小吃、庆丰和大地酒家的店员表示,根据自家店的情况,糖和酱油都放一些,是“半甜半咸口”。

兴华面馆、沙锅居和全聚德饭店则属于“咸口”,打卤只用盐做调味,不放糖。北京老话儿说:“南甜北咸”,北方人尤其北京人,爱吃咸口味的,因此,这几家“咸口”的打卤面更招当地人喜欢。

“在我们东城,要说卤煮,那非北新桥卤煮莫属,打卤面嘛,那必定是兴华面馆了!”东城区居民黄先生说。

兴华面馆,全称“北京兴华打卤面馆”,是一家人私营业主的小馆子。它在东城区朝阳门内南小街16号,南锣鼓巷东口十字路口东南角。它家名气很大,是许多老北京人吃打卤面的不二之选。

“打卤面,打卤面!”刚走进兴华打卤面馆,就听到服务员的吆喝。由于正值饭点儿,前来吃面的食客络绎不绝,整个面馆都被挤满,不大的店堂里到处是客人。“服务员,再来一大碗!”“来两碗打卤儿面!”食客们围坐在小桌旁,喊声、喝声、笑声,好不热闹!

刚进门的食客,坐在柜台前的长条凳上。他们有的是附近单位的员工,过来简单地应付个午饭;也有专程赶来的吃货,为的是尝一尝这打卤面的老字号。他们点完餐后,便可以在这里等待上菜,也可以坐在其他空位就餐。

食客们都在期待那香喷喷的打卤面。没两分钟,兴华的打卤面便摆上了饭桌,两碗热气腾腾的打卤面,一大一小,大碗是标准的成人量,小碗是孩子饭量或“解馋”的量。

兴华面馆打卤面的一大特色,便在卤汤上。这卤汤是用鸡汤炖的,鲜香扑鼻。卤汤颜色淡黄,透明度较高,上面漂浮着油星。汤里有木耳、口蘑、香菇、竹笋、鸡蛋、豆角、五花肉等等十几种配料。卤汤的味儿,鲜中带咸。这咸味,不是味精的鲜,也不是虾皮的咸,而是一种醇厚的自然鲜味。这鲜味,来自于卤汤里的香菇、口蘑和鸡汤,这是与普通卤面相比,兴华打卤面的一大亮点。这咸味,来自酱油。兴华的打卤面是“咸口”,用酱油调味,鲜、咸、香,浑然一体。酱油味恰到好处,如果再加点酱油,那就过咸;如果酱油再少点,又感觉淡,这酱油味,拿捏得十分到位。

卤面的灵魂在卤汤,卤汤离不开面条。兴华的面条,是老北京宽面条,面条劲道。面条中掺和着汤汁,使得面条更加味道浓郁,鲜、咸味十足。夹一口面条,面条上附着卤里的各种配料,五花肉、青豆、鸡蛋,尤其是那五花肉,肥而不腻,瘦而不柴,越嚼越香。面条口感很劲道,越嚼,那汤汁的滋味越浓,鲜咸的口感,越吃越上瘾。

兴华面馆打卤面的价位不高,成人碗10元,孩子碗8元,物美价廉,是“下里巴人”的最爱,也是“阳春白雪”喜欢的美食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