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鱼鱼蛋好吃?
我吃的鱼不多,但鱼胆我可是吃过,所以来答一下这个题目! 首先,要说明的是,鱼肉之所以美味,主要是因为含有肌溶蛋白和谷氨酸钠这两种物质,其中,肌溶蛋白具有鲜香味,而谷氨酸钠则是鲜味的主要来源。 而鱼胆中呢,也同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至于味道嘛…… 吃过的都知道那是什么味儿——又苦又涩,难以下咽。
难道这小小的鱼胆真的是“鱼腥味”的根源所在吗?其实也不尽然。因为有些食鱼习惯比较“野蛮”的民族,在刮除鱼胆之后同样会感到鱼身上有一股难闻的异味(即所谓的“鱼腥味”),只不过没有鱼胆这么浓烈罢了。 所以,从这一点上来看,鱼胆并不一定是鲜味的唯一来源。 那么问题又来了,如果鱼胆不是引起鱼儿“腥、臭”的原因的话,为什么古人还要费尽心机地去刮除它呢? 我想,这可能是因为(1)鱼胆很难清洗干净;(2)清洗干净的鱼胆气味不大。
说到这里,我再补充一些关于清理鱼胆的知识。 由于鱼胆中含有胆碱酶,这种酶能够破坏体内的生物膜,因此如果不慎弄破了鱼胆,应立即用清水清洗,必要时可服用胃舒平或硫酸亚铁等药物解毒。 而在处理鱼胆时,为了防止沾染到手上,我们可以将手指轻轻插入鱼腮内,让水流入水中冲洗干净,或者直接戴上胶皮手套操作。
我们比较常吃的鱼肯定比深海鱼好吃,因为人吃的鱼多为淡水鱼。
其次,根据鱼的器官分布,可知鱼肚子里的东西都集中于脊背的一边,所以鱼肚子那面的肉质更加嫩滑、鲜美,鱼刺也少。所以一般而言,大鱼的腹部,比如:草鱼肚子那面的肉,比鱼尾巴好吃。
再次,根据生长速度:生长速度慢的、年龄大的鱼味道会比较好。从外形上也可判断,就是一般头小,腮宽,眼睛大,肉紧的鱼味道较好。
然后,鱼生活在一个水系里,吃的食物不一样,味道也不一样。比如,池塘里的,味道比较清淡;黑水河里的,味道比较怪异;大江里的味道比较鲜美。所以,我们说鱼好吃不好吃,还是有很大关系的。比如:有的人说鲶鱼好吃,有的说不好吃,有的河里的鲶鱼好吃,有的河里的味道怪异,等等。
最后,鱼的营养丰富,味道鲜美可口,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、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,建议大家常吃鱼类,一周吃一次鱼。
温馨提示:一般而言,做鱼的时候少放盐糖,多放姜葱蒜,胡椒粉,辣椒,味精,香油。烹饪的时候大火先煮沸15分钟左右,小火炖20分钟左右,这时候鱼类营养物质和味道发挥得更好,更好吃,吸收率也可达95%。